2010年4月13日

prattle 創刊號

開拓各式閱讀路徑,期待著意義生產的另類可能。

「prattle」透過一些私下的漫談嘗試連結出一個「想像的藝術圈」,
刊物透過漫無邊際的對談方式,穿越台北獎、高雄獎,一路聊到東京獎,
透過這些思考而回視著校內獎項如何可能。

-----> prattle

2010年1月17日

關於"弱繪畫"策展的12項提問

蘇俞安、張晴文(國藝會 第13期2009年12月號)















2010年1月11日

班傑明@關渡美術館活動

駐村日期 RESIDENCY PERIOD   2009/ 12/ 10-2010/ 1/ 23
藝術家工作室參觀 OPEN STUDIO DAY 2010/ 01/ 16 & 01/ 23
藝術開講 ARTIST TALK   2010/ 01/ 20〔Wed/ 三〕 2-3pm


班傑明.杜克的繪畫和素描作品著重質疑了關於主體身份和混種年代下的發現所產生的文化交織。“透過我的作品”,我意圖縮短 視覺的繞行,把這份期待當成是一種對《覺知》的隱喻,或者再深思熟慮廣闊的知識系統。如同是身份主體,認知取決於文本脈絡的掌握,因而在我的作品中,包含許多不相容的敘事、空間與想像,挑戰了對畫面邏輯的期許,被擾亂秩序的方法論形成了視覺詩學,檢驗出主體身份、社會組織、空間感能,並且說明曾經被移轉的文體內容和種種對自我認知的可能衝擊。

2009年12月31日

2009十大公辦好展覽 / 2009 Top Ten Excellent Exhibition in Taiwan

感謝大家的支持
經《藝術家雜誌》邀請美術相關專業人士票選2009年十大公辦好展覽

弱繪畫票選為第十名
與北美館、故宮、國美館等官方策辦展覽一同列為2009十大好展
感到非常意外
策展人與藝術家們再次感謝各界的關注與支持

(詳細內容請見《藝術家雜誌》2010年元月號)


2009 Top Ten Excellent Exhibition in Taiwan by Artist Magazine
"Weak Painting" was ranked number 10th.
Thanks for your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2009年12月25日

Benjamin Duke於關渡美術館駐館創作

美國密西根視覺藝術家班哲明杜克(Benjamin Duke)於即日起至2010年1月23日止,於關渡美術館進行駐館創作。任教於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班哲明,至台灣進行為期一年的創作與探索。才剛結束參與關渡美術館「弱繪畫」展覽的他,將持續深入其蒙太奇場景的畫作,以台灣女婿的身分將台灣紊亂的街景或值得入鏡的奇特場景,奔放亂竄的置入畫布中。

在他正在發展的「想像城市」系列中,他嘗試探索美國或是亞洲都會城市的視覺場景,並針對文化交雜,試圖為身分認同及混種年代的發現作一個提問。駐館期間將舉辦有座談、工作室開放參觀,與成果發表等交流活動。

北藝大

2009年12月16日

王姿婷個展


Wang Tzu-Ting Solo Exhibition

展期:12/08-12/27, 2009
Opening Party: 12/12 19.30
台北市永康街44號 一票人票畫空間

以直覺性的繪畫方式引導作為我作畫的開始,不面對任何預設、任何實體的狀態下,作為我影像後盾的是一個龐雜浮動的資料庫,裡面所有的資料包含了主動和被迫性的接收,它們的來源斷裂的無法去追朔,所有的影像、文字、訊息最終是同一件事。心理和身理上的直覺是我繪畫的初步,之後外在的影像和資訊才開始介入,成為作品樣貌的最大影響因素。這些浮動、破碎的特質同時也是我擷取和生活的方式,他們組構出一個我的現況和我的樣貌。所有畫中的臉,是我的臉也是所有人的臉。

裡面的線條具有明確的路徑,交錯的狀態下卻呈現出一種失焦、流動的效果,這之中有種不穩定的性格在我看來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性格,因為普遍的虛浮。事實上我想這是我們新的生活方式,或是一種假藉虛無的忙碌來逃避真實的空虛的問題。藉由不停的竄動填補時間的空位,就像是液態的分子在一段時間撞擊下呈現出固態的可能,我們存在的樣貌也會以這種模式顯現出來。

其中富含的陰鬱、漠然、不健康、浮動、破碎的性質是太多人的共相,是新生的模式,是我們的生態。

選擇繪畫的理由

陳冠君(彰師大美術學系副教授)(典藏 今藝術207期2009年12月號)

是何種觀點決定了作品的出線?當代的影像與裝置藝術具備多重樣態,能獲得較多的評審關注與話題討論;相形之下,在美展裡似乎能感受到繪畫作品式微的氣息。然而媒材之間有無強弱之分?媒材表現性與外在形式是否形成美感判斷的準則?評審的風格是否有意無意地決定了人選?繪畫作品在評審機制是否受到差別對待?這些問題與現象屢次出現在國內競賽性徵件展——選擇與不選擇繪畫的理由為何?


「媒材正確」的迷思

曾任「高雄獎」觀察員的李思賢指出:「在『媒材正確』的材質主義與『議題導向』的當代感之間永難取得平衡」(註1),在傳統分類的美展架構下,媒材的「正確」建構於媒材的典範性與傳統的延續性,單項媒材的評審制度在「純粹性」框架下選擇作品,同時也決定媒材的表現向度與形式,選擇作品的理由隱含著對媒材的集體認同意識。然而,新一代的藝術創作者在藝術逐漸流通與世俗化之後,選擇以「議題」做為表態,認為作品不會只有一種媒材屬性,其跨媒材的主張正好消解媒材的「正確」。不分媒材的評審制度,方能以作品的感受能力與當代性的論證力度,跳脫作品技法為尚的現象。如以繪畫性的問題來對應,繪畫的「媒材正確性」離不開寫實再現與筆趣畫意,具象與非具象的討論;若以當代所關注的「議題」做為繪畫的動機,繪畫做為論述與塑造觀點的工具,反將繪畫性解放。


繪畫類型的本質問題

在當代語境的催化下,繪畫自身儼然成為被改造的對象,是建構式的、以較慢的速率運行,且與視覺支配的再現有著不同的本質;受到於影像之時間/空間的可見性的影響,繪畫有了不同的發展方向。


繪畫的「自明性」在於創作者瞭解繪畫的扁平特質,集中心思於圖像與敘事等各種作法,喚醒了繪畫的內部視覺;繪畫也得以啟發身體的感官、主體的想像,創造出不確定、混雜的意象。繪畫的平面性甚至超越了視覺空間,在作畫之前,創作者運用抽象的思考,給予畫面最多的想像與模擬,做為理解現實世界的輸出,並賦與作品一種非說明性的功能,繪畫「不是讓可見的事物出現,而是讓某些東西變成可見的。」(註2)繪畫受到影像與視覺文化的影響,其本質亦出現流變,創作者以挪用、混交的作法來模擬複雜的文化情境,其跨領域的思維,消除媒材「純粹性」的想法,繪畫面對同化與分化的趨勢,展現出多元吸納與自我成形的特質。


在媒材混合的評選場合,繪畫與裝置、影像、觀念、空間作品同處一室,多種風格形式各自表述。評審時,對於媒材的差異性通常是隱而不語,表面上讓各種媒材有平起平坐的地位,實際上,評審的觀點在於媒材的自我超越與獨立的凝視,讀出創作者為自身開啟的意義。因此,繪畫的「自明性」是無可取代的。




註1:李思賢,〈在媒材與當代的夾縫中出頭,2007高雄獎初審觀察關鍵報告〉,《藝術認證》第13期,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

註2: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陳焦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台北市:國立編譯館與桂冠圖書公司,2002。

本文源自今藝術